根據第一冊課程地圖的規劃,我們可以進入課程設計。課程設計宜先規

劃教材重點。


一、教材重點規劃


教材重點規劃,是教師先根據課文特色,規劃教材重點。教材重點規

可以「教材重點規劃表」為輔助工具。「教材重點規劃表」的格式

如下:

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

多元評量

節次

文類知識

 

 

 

主題結構

 

 

 

表層理解

 

 

 

深層分析

 

 

 

批判評論

 

 

 

表達建構

 

 

 

表達應用

 

 

 

橫列為教學目標、課程目標、多元評量、節次,直欄則為教學目標的

心分別為一至五的認知能力及六至七的表達能力。這些項目都是固

定的可以適用任何一課。


(一)教學目標


根據七上的課程地圖,〈夏夜〉應練習文類知識、主題結構的文章敘

述順序、表層理解的內容理解、深層分析的寫作技巧、表達建構的意

象經營、表達應用。所以老師可直接保留表格的教學目標。


(二)課程目標


接著老師可依據〈夏夜〉的教材特色,進一步規劃課程目標。課程目標

的思考過程,可簡單說明如下:


「文類知識」:〈夏夜〉是七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童詩,所以必須

安排的理解童詩(可能有些版本國小已經接觸過)。而韻文、散

文、小說是國中文類的三大核心,也需要先釐清彼此的不同,所以安

排分辨童詩,釐清韻文、散文的差別二項為課程目標。


「主題結構」:〈夏夜〉句末的重複語詞,具有押韻的效果,又能分

開敘述的次序與重點,所以安排重複與段落一項為課程目標。


「表層理解」:理解內容是七上的學習的重點,所以先安排理解內容

而在理解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定會發現同學對〈夏夜〉後三

句的主詞、動詞,無法清楚分辨,所以再安排理解句子結構。因此理

解內容、理解句子結構二項是課程目標。


「深層分析」本課可安排擬人的寫作技巧,但擬人法對七年級同學應

陌生,建議改為表達建構,讓同學逆向思考擬人法意象的本意。

 

「批判評論」同學完成理解童詩的學習後,可請同學尋找童詩後,

引導說明喜歡的原因,所以可安排表達意見一項為課程目標。


「表達建構」:〈夏夜〉是一首詩,而同學對詩的意象經營,最感迷

,可安排「推敲還原詩句意象本意」的活動,作為認識詩意象經營

的起步。因此理解意象經營一項是課程目標。


「表達應用」〈夏夜〉整首詩幾乎都使用擬人法來塑造詩的意象,意

的經營較為單純,所以同學學會還原意象本意後,多數應該可以體

會擬人法的特色。為加強同學學習印象,可安排練習擬人法的應用為

課程目標。


教師經過上述的構思後,可將教學重點如理解童詩、分辨童詩與散文

填入課程目標的欄位。


教師確定課程目標後,必須針對每一個課程目標,設計數個課程活動

,讓學生能逐漸學會這個課程目標。


(三)多元評量


而當活動進行完成後,為確保學生學會這項目標的能力,教師必須設

相對應的練習,讓教師與同學都能了解這項課程目標是否已經達

成。這些練習就是本堂課的多元評量。例如教師設計課程活動教同

理解童詩的特質後,就可以安排同學利用網路資訊,尋找一首自己喜

歡的童詩,教師即可將「找一首童詩」填入多元評量的欄位。


此處所以強調多元評量,是因為「找一首童詩」的練習,雖然直接對

應「理解童詩」的課程目標,檢核同學是否完成理解童詩的學習,但

此練習還可以有「提昇多元視野」及「提昇自學能力」的學習功能。


次外,老師可利用此童詩,進一步要求同學說明自己喜歡它的原因,

並在課堂上與同學分享。這樣又可以達到「表達意見,溝通分享」的

目標。


所以在多元評量上教師填寫的可能只是簡單的尋找童詩與說明喜歡的理

由,用以呼應理解童詩及表達意見的課程目標,但它的隱含的教學、評

量功能其實是更多元的。


(四)節次安排


最後是規劃節次的安排。節次的安排要注意教學上的循序漸進,基本

可依照表格認知能力的先後順序,並依循「先認知後表達」的原則

,而每堂課結束前需安排結束此學習的練習,這是節次安排的教學

原則。

上述規劃完成後。即可填寫下列表格:

 

認知表達

課程目標

多元評量

節次

文類知識

1.理解童詩

1.找一首童詩

 

2.分辨童詩

2.整理童詩與散文不同

主題結構

4.重複與段落

4.整理順序圖

表層理解

5.理解內容

6.理解句子結構

5.整理內容

6.整理句子結構

深層分析

 

 

 

批判評論

3.表達意見

3.說明喜歡某童詩的理由

表達建構

7.意象經營

7.整理意象本意

 

表達應用

8.意象表達

8.應用擬人法寫童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ighta29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