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二)統整主題


主題結構的第二個教學重點是統整主題,國中課文皆為短文且訂有題目,所以同學可利用題目推測文章主題。

因此教學中可先請同學觀察題目,了解題目與文章內容的關聯性。


其次根據題目與文章的關聯性,推測文章的主題。


一般而言主題、要旨、大意是三個即容易混楊的概念。


主題是文章內容的重點,是文章內容歸納的結果。


要旨是作者寫此文的寫作目的,一般而言作者並不會直接說明,必須從文章內容反覆推敲得知。


大意則是文章內容的摘要。


所以大意與主題是文章內容歸納的結果,主題往往就是題目,或是題目的延伸,大意則是簡述文章內容。


對同學言,要旨較難,因為文章沒有直接說明,必須有個推論的過程。


接著要請同學想一想主題對自己的重要性,也就學習這篇文章後,自己能獲得什麼樣的成長。


這樣的反思對同學言是極重要的,因為任何學習都必須在生活中落實,並有助於協助解決生活的問題(自我成長也是一種解決生活問題能力的提升)。


最後就是提醒同學思考作者的寫作目的。


以上理解題目、理解主題、理解主題的重要性、理解作者寫作目的四項,就是統整主題的主要內容。


統整主題是認知能力主題結構中的一個分項,老師培養同學處理這個分項的能力,並不需要每一課都重複一次,建議

從一學期的單元中選擇一、二課,由老師先帶領同學做一次,再選一、二課讓同學自行練習即可。


同學自行練習的部份,老師可檢閱同學的作業,即可清楚了解還有哪些同學需要做這個部分的加強練習。


接著我們利用七上的絕句選(登鸛雀樓),提供範例,供老師靈活應用。

 

 甲、說明題目


 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詩的題目是什麼?(指定同學回答)


登鸛雀樓

2.想想看這首詩的內容與題目有什麼關係。(分組討論)


作者登上鸛雀樓,因為能更清楚看到山、河的全景,所以體悟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分組報告討論結果。


4.老師引導進一步討論。 


乙、說明主題


1.請同學分享同一地點平地與登高視野的不同。(事先請同學觀察同一地點在平地觀看與登高樓觀看,視野的不同)


2.同學練習設計表格,統整同學對平地與登高的感受。

 

項目

平地

登高

景物多寡

 

 

景物清晰

 

 

 

 

 

 

 

 

 

3.分析為什麼大家都喜歡登高的原因。(同學自行練習)

 

 


 4.同學想一想,作者寫「登鸛雀樓」想要表達的主題。(同學志願或指定)

 

登高後視野與平地不同,抒發自己的體悟、感受

 

丙、主題重要性 

1.如何把登高的體悟落實到生活中。(分組討論)


2.分組說明討論結果。


3.寫下如何把登高望遠落實到生活中的體悟。(同學自行書寫)

 

對事情的認識較為全面、彼此的關聯性看的比較清楚、不會只從自己的角度看事情、不會計較小事情、能幫別人著想、能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

 

丁、作者寫作目的

 1.想一想作者寫這首詩的目的。(小組討論)


 2.小組分享討論結果。


 3.統整作者的寫作目的。(同學自行書寫)

 

 

 

戊、統整主題 


1.請同學填寫下列表格。(老師提供)

 

項目

內容

題目

登鸛雀樓

主題

體會登高望遠的不同視野

主題重要性

讓我們學習從高處看景物、用新的視野處理事情、不要太執著自己的看法

寫作目的

分享登高的體悟

 

 學習回顧

1.我會統整主題。

2.我會找一首喜歡的五言絕句,練習統整主題。(應用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ighta29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